国际 | 专访UNDP金融部门中心主任Marcos Neto: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商业机遇

 二维码 353
发表时间:2020-06-28 11:09作者:社投盟来源:社投盟服务号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KCXOwLeS49yTAVFn732kEQ


导   读


2019年12月,社投盟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金融部门中心主任Marcos Athias Neto来华之行期间进行了简短采访。
2020年,我们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行动十年。在这最后的阶段,如何让私营部门参与进来以推动释放可持续发展目标所需的资金?随着社投盟推出中国首个可持续发展主题ETF,它对可持续发展金融意味着什么?更重要的是,中国如何在这期间做出贡献?






Maros Athias Neto.jpg


Marcos Athias Neto,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金融部门中心主任。2013年加入UNDP后,他领导了全球范围内私营部门发展和基金会工作。他先是在纽约UNDP总部工作,后从2014年起担任伊斯坦布尔国际私营部门参与发展中心(IICPSD)的负责人。自2019年4月以来,Marcos领导了UNDP新的金融部门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以及私营部门战略的制定及其关于可持续发展目标融资的提议。在过去25年中,Marcos领导了可持续发展、消除贫穷和建立多方利益相关者伙伴关系的各类项目。




采访记录如下:

社投盟:能请您向中国读者介绍一下你所在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金融部门中心吗?

Marcos:这个金融中心刚成立9个月左右,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署长Achim Steiner先生建立,希望能整合UNDP在可持续发展目标金融(公共财政和民间金融)方面的相关工作。建立这个中心是想通过整合这些工作去找到一个全面通用的方法来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我们的工作目标是要让这些方法规模化。UNDP现在要去做这样的事情,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据现有数据显示,当下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还有很大的资金缺口,然而这并不是因为全球缺乏资金。事实上,全球资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富余。世界各地的人甚至把钱用来支付银行的存款负利率。

如果资金缺口不是因为缺乏资金,那为什么资金没有流向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件事呢?

这是因为,不仅是民间金融,公共财政中也存在的体系失调现象金融系统并不是建立在一个能同时获得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体系上,而是不惜一切代价让利益最大化。现在金融行业仍存在一种关注短期效益的文化,导致了失调。

UNDP正在做的就是通过向各国政府提供服务,例如中国政府、马拉维政府、泰国政府或者巴西政府,提供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案。为了让民间资本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服务客户,我们在全世界170个国家设有办事处,和许多国家达成了合作关系,这些就是金融中心正在做的事情。


社投盟:UNDP采取的是去中心化模式,金融中心如何统筹各地办公室的工作?

Marcos:UNDP在世界17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处。我的团队给各国的办事处提供技术、工具和产品支持,各分办事处和各国政府的办事处保持日常联络,便于他们及时、深入地了解各国政府面对的问题,听取政府的意见,并帮助政府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这样可以帮助不同国家的政府办事处根据该国国情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比如在中国工作就和在斐济、南非工作十分不同,所以国情决定一切。

没人能比UNDP的地方官员更熟悉该国国情。 位于纽约的总办事处和我们的团队主要是向各国分部提供技术支持,这样他们就可以给政府提供有关协调、动员、加强可持续发展目标融资能力方面的任何上游政策建议或者下游项目。比如,我们一直在努力使政府预算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持一致。

究竟如何才能帮助政府制定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符的预算呢?我们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建立了伙伴关系,共同开展了名为“无国界税务检查员”的项目,支持税收管理,共同执行大型公司的税务命令,追回资金。我们也与公司合作,让商业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持一致,为他们提供关于如何调整商业模式的建议。这样可以让可持续发展目标成为核心业务的核心部分。


社投盟: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私营部门面临哪些主要障碍?

Marcos:我认为主要需克服几个政策监管层面的障碍。假设你是一家银行,你必须遵循《巴塞尔协议(第三版)》制定的全球规则,而这些规则并没有考虑可持续发展目标或者没有采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理论。

由于资本市场的短期性质,上市公司必须每个季度向资本市场报告。已经有足够多的证据表明,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作为其核心业务一部分的企业获得的回报和没有这样做的企业一样,甚至更高。但是,投资可持续发展目标或与之合作,确实可能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获取财务回报。因此,上市公司的确会面临短期收益和长期投资、可持续发展经营业务之间的压力。

另外,很多公司通常不知道该怎么做。有很多好公司都会说:“我不知道如何用这种商业模式。投资可持续发展目标意味着什么?作为投资者,我怎么知道钱是不是流向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市场缺少衡量影响力的标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开发计划署创建了一个名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力(SDG Impact)”的计划,努力为不同资产比如:债券、私募股权、企业提供一些真实、有保障的标准,让投资者更了解这种模式。市场也能更好区分哪位投资人正在以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模式投资。我们也正在与UNDP中国代表处就“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力”计划进行合作。 即使要投资那些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公司,投资者和公司也还面临着渠道缺口的挑战。比如深圳的平安保险公司规模非常大,但它们需要有一个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致的投资组合。但是这种组合不一定存在。

因此,UNDP再次开发了一种工具,可以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开发数据转换为投资机会,以便从某种意义上弥合这一渠道缺口。我们还有工具理论和管理实践工具,可以和公司合作使用。
而现在政府也需要对此负责,因为公司需要在有利的环境内运作。政府制定的政策最能帮助公司克服我刚才谈到的这一挑战。所以我们向各国政府建议,比如:“您想在国内/地区看到的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您想看到什么样的中小企业发展模式?”透过制定正确的政策,可以推动并看到传统商业模式向旨在产生社会、环境和财务回报的包容性和社会性商业模式转变。

政策很重要,政府也很重要过去几年出现了一个观念,认为私营部门可以独自解决所有问题。但并非如此。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制定合适的政策、提供相应的支持将会十分有效。


社投盟:您在过去的一年里,看到过任何举措或者政府是如何制定这些政策的吗?

Marcos:例如,我们过去一直与其他合作伙伴和菲律宾政府合作建立认证流程,向采用针对社会底层人群商业模式的公司提供额外的税收激励。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就是激励政策之一。我们与政府的合作越来越多,比如了解社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监管框架,什么样的法律结构。

应七国集团(G7)的要求,我们正努力搭建一个监管框架,用以解释可持续金融。这些只是我们与政府交往工作中的一小部分。我们与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G20合作,共同创建G20包容性商业框架。我们与政府紧密合作,在公共财政方面,为SDGs优先计划制定具体的融资策略。


社投盟:在2019年12月2日,社会价值投资联盟(CASVI)与博时基金(Bosera Funds)在中国上海共同推出了首个可持续发展主题的ETF产品。您如何看待ETF产品在促进可持续金融方面的作用?

100ETF发行.jpg

博时中证可持续发展100ETF正式发行


Marcos:所有能够推动资本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持一致的金融工具创新都是必不可少的和值得欢迎的。一旦该ETF产品完全资本化,我想会价值十亿美元左右。由此可以证明通过使用和调整这些金融工具,能将大量资金用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这就是这种工具的价值。祝社投盟和博时基金一切顺利。我们很乐意为你们提供任何形式的帮助 ,并且希望还能带来更多ETF产品,给中国及其他国家/地区树立榜样。


社投盟:您认为中国应如何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金融做出贡献?

Marcos: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国家的转型。在40年中让1.7亿人摆脱了贫困,建起了像深圳这样迷人的大都市。由此可见,在这40年间中国在筹资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非常有用,并且适用于可持续发展目标。融资也在向数字化发展,数字金融越来越普遍,中国最终会成为数字金融的全球领导者。

因此,我认为中国过去的经验和当前的创新和进展可以做出很多贡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和UNDP,特别是我的团队,对与中国在可持续发展目标融资和数字金融方面的合作非常感兴趣。


社投盟:您认为私营部门和投资者应该如何抓住机会参与其中并进行投资?

Marcos好消息是,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个商机。根据商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The Busines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mmission)的计算表明,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核心业务的公司每年会得到价值12万亿的商机。

我认为如果要解决前面提到的瓶颈,从政策到知识再到商业模型,那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商业案例和激励机制就很清楚了。

因此,至关重要的一件事是,我们不要求私营部门加入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行列从事慈善事业或担负企业社会责任,而是必须让私营部门超越公司的社会责任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置于其战略的中心,置于其运营的中心,因为这是它们释放每年12万亿美元的唯一途径。像UNDP这样的国际组织必须做好准备予以支持。


社投盟:您本次的中国之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Marcos:中国在金融,尤其是数字金融方面正处在快速发展的轨道上,并且正确地认识到这不光是一个机遇,还是一个需要治理得当、监管得当的机遇。而我对能与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金融和数字金融领域的合作非常兴奋。中国的前景蓬勃发展,我很乐意加入这样的发展浪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