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6月3日首期ESG投资前沿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期论坛主题为“时与势:ESG投资全球趋势与可持续发展”。会上来自国际组织、基金公司、评级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和非营利性组织等机构代表就“ESG投资在中国勃兴路径”作焦点对话与研讨。
此次对话主持人由社投盟秘书长白虹女士担任。微众银行人工智能部副总经理吴海山先生、社投盟研究院李文女士、博时基金量化与指数投资部总经理黄瑞庆先生、新浪财经大数据中心副总经理孙希坤先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高级顾问朱寿庆先生以及MSCI ESG研究部亚太区负责人王晓书女士参与本次焦点对话。
图为ESG投资前沿论坛现场
白虹:大家好!从“ESG投资生态、要素和策略”部分的研讨中,我们既听到了专家们的真知灼见,也感受到了他们对信息披露、监管政策、考核机制等方面的焦灼甚至无奈。在以下的对话环节,我们将聚焦“如何让理想照进现实”,使ESG投资从另类成为主流。第二,必须解决道、法、术三个层面的问题,而目前,既缺乏“道”层面的顶层设计,也缺乏“术”层面的实践案例,更缺乏“法”层面的金融产品和评估工具;第三,理念走入现实,就必须将ESG议题与经济范式和资本体系关联起来。这就提出了一系列现实问题,数据缺失怎么办?评级失准怎么办?监管条件如何界定等等。首先我们请微众银行的吴总从评估工具和数据的角度谈谈,为了共创ESG投资生态,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吴海山:微众银行是腾讯发起的数字银行,我们对科技比较重视。我之前也在贝莱德工作,看到ESG投资在金融里越来越重要。但是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数据层面的基础设施很不完善。虽然现在也是通过低频的披露数据做,但我们在考虑能否通过高频的非财务数据来构建ESG的数据平台。微众银行用了很多非传统的数据构建了揽月平台,里面有一个ESG数据平台。过程中使用到了很多非传统数据,包括卫星数据监测企业的污染,去分析用地的属性,植物的多样性,植被的变化,用卫星数据结合手机拍的图象数据,实时预测监测空气质量的结果,这个可以完全弥补政府的传感器不足,构造更加实时高频高密度的空气质量监测。我们也通过卫星的短波红外信息,监测到大型生产制造业,比如钢厂产能的变化。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构造了钢铁行业的卫星制造指数,也应用在了疫情期间做了经济复苏的监测。另外我们也通过AI技术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分析新闻舆情的信息,监管处罚的信息和政府公告的信息,构造一个更加实时的,高频的企业ESG数据变化的趋势。第三个层面,我们的投资团队用新的数据构建的ESG投资因子,作为投资策略,看它到底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市场里表现大概是什么样的。这是我们在做的工作。相对在座各位来讲,我们在ESG领域里还是一个小学生,但是我们希望技术能够在ESG整个可持续金融里发挥应有的作用。白虹:尽管你谈的行为交易数据真实性非常高,但是另一方面目前(应用的)都是披露的数据。你们在推行另类数据,在ESG领域应用当中痛点在哪里,怎么解决?吴海山:我们是用结果说话,不管是用披露数据还是传统数据,如果在投资里,我们要看到有没有创造收益,用到我们银行业务里就会看到它对企业信贷的风险有没有做的更好一些。我个人的判断将来的趋势一定是传统的数据和新型数据,不光是做ESG,包括很多其他的金融应用应该是相互融合的过程,包括我们也会用到企业的ESG报告的数据做验证。我想抛出一个问题,传统的机构,金融机构还是评级机构如何将这个技术和AI和数据(在推进ESG投资过程中)更好的融合。白虹:非常好,吴总提了一个令人兴奋的前景。下面请问社投盟研究院的李文女士,不同的数据传输过来的,关键是监管怎么放行,数据怎样落地?
李文:今天探讨的主题是一个内涵特别丰富,外延又特别扩展的主题。我回应一下白秘书长说到的问题,在我们今天这个场域下,可能我们自己都存在博弈。回想15年前,那时候跟我们现在的情形非常相似。当时企业社会责任(CSR)如浪潮一般涌入中国的时候,全北京讨论这个话题的人也不超过十几个,那个时候大家热情很高,每天都在围绕CSR这个话题讨论。今天ESG投资理念进来的时候,又把CSR推动到了金融领域商业投资的实质性圈层。我想说ESG在中国落地的两条路径:第一,打破孤岛,建立链接。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站位和角度,是ESG生态体系当中的不同主体,思考了共同的议题。这就是百年未见之大变局的共同使命,是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的共同选择,我们每个人看上去是孤岛,但链接起来就可以成为一片绿洲。
第二,在实践中加快迭代,实现共创和共享。我觉得通过三五年的努力可以实现中国可持续金融生态体系的搭建,这并不是弯道超车,而是基于中国发展阶段的必然和当下的机遇选择,这种条件是具备现实可行性的。
今天的世界是两种文化,两种制度体系并存。在疫情下全世界都在裸泳,真正把各自的根性都暴露出来了。
之所以我们可以实现弯道超车,是因为我们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充分总结历史规律和进行国际比对研究,找到了商业逻辑的根本。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提出转型升级,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都是基于这种深刻的对于国家民族命运的思考和把握做出的选择。我们梳理了有关ESG的近二十种概念,需要正本清源,回归到我们发展的本质是什么,新商业文明的本质是什么,不论哪一种解释,最终还是要能够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社投盟创立的义利99评估模型,比ESG评估多了一类评估指标,就是要衡量企业起心动念的价值观追求是什么。当判断一个企业的价值的时候,首先要判断它是为什么而存在的,义利99评估模型中增加了Aim(目标)的指标。这套评估体系在综合国际评估标准的同时,还特别兼顾考量解决中国实际和发展的问题。我们要立足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现实出发,是基于中国的经济、环境、社会协同发展的解决方案,去考量一个企业的综合价值。
“义利99”是指以上市公司3A可持续发展价值评估模型(以下简称“3A模型”)为工具,以沪深300成分股为对象,以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贡献为内容,可持续发展价值得分居前99的上市公司群体。沪深300成分股每年6月和12月分别更新一次,因此,发现中国“义利99”每年评估两次,并以每年6月评估结果发布年度榜单。我们在这样一个新商业文明时代的思想盛宴中,越多的观点碰撞,越多的思维,越多的维度,也说明我们到了集成的时候。所以今天这个场域,就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我希望这样的场域在未来三五年持续下去,多方协力,融合各方智慧,能够把中国可持续发展金融生态体系当中各方动能焕发出来。在新时代,中国具备主要的基础条件。
第一个是基于中华民族的和合文化。抗疫救灾过程中,我们靠的是民族精神,靠的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靠的是必胜的信心,靠的是举国之力和社会协同。这种和合文化包括我们的联动机制,能够瞬间把我们的神经元打通,形成巨大的内部协同能力,这是我们文化的优势。
第二是我们拥有社会创新的热情和实践动力,今天方方面面的专家在这个场域下快速集结就是证明,说明大家都关注和支持可持续发展。比如马军老师他在2006年从环境志愿者投身到环保事业当中,他走的路径就是最大发展中国家探索环境治理的创新实践。他们团队创造性地开发了一套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通过环境信息公开助推环境治理的方法工具,而且数据是透明、可共享的,充分实现了环境数据的社会价值。今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专家的到场,让我们看到了在中国的数据技术工具和赋能可以给金融领域带来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的更多可能。
中国人民有向往美好生活的强大内驱力,可以把方方面面的“岛主”链接起来,再加上技术创新和社会实践创新的共同推动,相信我们可以协同探索出一条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新商业文明之路。
白虹:我认为真正的商业文明升级应该是兼容并蓄的。两种模式可能不够,我们要探索n种模式。博时基金的黄总,您作为资管方,觉得为什么ESG投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有没有助力ESG投资进入到成长期的建议?黄瑞庆:刚才说到生态圈的建设。到了我们这个投资研究环节就是研究模型的有效性的环节,这是个核心环节。企业始终是觉醒的、逐利的,它没有看到成功路径的时候不会非常积极地推进ESG。去年我们做了一只央企的科技创新的公募基金,跟ESG一样,科技创新也很难评估。但是不用政府推动,企业自己都努力地从事科技创新。而且我们从科研投入、科研产出、科研成果转化几个维度来看,科技创新做得好的企业长期股价表现也好,股东利益价值的最大化会促进企业不遗余力地科技创新。企业为什么不能不遗余力推进ESG呢,就是因为它没有看到跟股东利益的一致性。我们的任务就是去研究和探索,把ESG跟股东利益一致性的驱动因素挖掘出来,宣传和展示出来。负责任投资组织(PRI)要求我们跟上市公司沟通的时候,督促上市公司强调ESG的信息披露和ESG战略制定等等。今年虽然是疫情,我还是参加了十余场沟通会,每次沟通,我们都会从ESG角度督促企业要重视起来。后来我逐渐发现,其实对于企业而言,我们代表股东,如果我们都没能觉醒和充分认识,企业肯定也很难觉醒,所以我们投资者(股东)和企业是共同觉醒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要探索这个模型的有效性。有效性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就是可持续,一部分就是发展。可持续就是代表我们的理念和价值观,发展就是商业利益,可持续发展是要把这两个东西结合在一起。我觉得目前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衡量这个有效性,或者说效用最大化怎么体现。
现在社投盟提供了一套指标体系非常好,我们联合研究,全面梳理了一下,在股价表现上,对每一个因子都做了回测,发现上、中、下三路,1-4级指标里都有选股的超额收益。我觉得这样的结论结论要给到股东看,股东会觉得这个ESG是有价值的,当然这有一个推广的过程。另一方面,在之前的模型讨论中,包括联合国的专家也多次问到,谁是因谁是果的问题。因果关系在统计学上、在数学上还无法很好地解释,暂时我们只能看到它们的相关性。由于时间原因这个有效性我就不展开来讲了。第二个难点就是边界。我们讨论ESG模型的有效性也是在一个边界内讨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边界,国家是一个边界,行业是一个边界,公司又是一个边界,我们在什么边界里面讨论这个模型指标的有效性。黄瑞庆:比如以前有一个柴静的访谈,她跟丁院士说科学家无国界,丁院士说中国人就不是人了吗,中国人就没有发展权利吗,中国人不需要排放了吗。人类需要保护地球环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类赖以生存,本质上保护的是人本身。人的利益就复杂了,有国别、种族、性别和代际之分,利益是有边界的。又例如,我们还会遇到一些行业的边界问题。煤炭行业等不可再生化石能源行业,包括刚才说的核电,是不是符合ESG理念,我觉得长期来看这可能会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但是这种自然科学问题,变成了我们社会科学的研究课题。其实我也回答不了,发展核电算不算符合ESG的理念。白虹:换个维度就是发展机遇,既然您作为实践者,虽然怀有比较批判性的想法,甚至一些悲观的前景,但是还是愿意切实推进。下面我想问问新浪财经的孙总,作为媒体代表为什么你们持乐观态度?支撑你的是什么?关键是改进的点是什么?孙希坤:我快速回复一下黄总的观点。科技创新是解决商业效率问题,ESG是解决社会责任问题。科技创新能让企业走的很快,ESG和责任可以让企业走的很稳很远,这两个东西是不一样的。有时候我们在衡量,当然我们做投资希望赚钱,企业希望盈利。但有时候在经济学上的低效率,在社会学上未必是低效率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解释中国的投资不一定都放到了发达地区。有的地区我们要扶贫,我们要到西部投资。那些地方可能产出效率比较低,但是在社会学意义上是必须做的,不是从效率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的。从媒体角度来讲,为什么过去一年两年ESG能够蓬勃发展,有三个观察可以在微观上解释这个乐观性。第一个是从媒体传播上来看,ESG进入中国,有了专门的发声频道,共同提升ESG的影响力。因为ESG毕竟是舶来品,在中国一定会走出自己的标准建设和企业行为。第二个是从金融机构的角度,金融机构指的是资方,无论是银行、保险和基金,加入PRI组织的成员数去年大幅度增长。我预测加入PRI的中国的企业数量,还有十倍的增长幅度。第三个是企业。企业是主体,我们看到各个行业的头部企业已经非常重视ESG了。企业里,一定是高层认识到ESG的重要性,在集团层面建立起ESG的管制体系和行动计划。我们在一批不同行业的领军企业里,都已经看到了这个趋势。为此,我们去年新浪财经牵头成立了ESG领导企业组织,我们这个组织的目的就是来推广在头部表现非常优秀的企业。这些企业在中国做的很好,同时它们的目光和竞标对手是和国际竞争。很多企业像中国平安、伊利,都在国际舞台上发声,像去年达沃斯论坛主题就是可持续发展,这些组织都会在国际上发声,这一批头部企业在不同的行业里,都已经非常重视ESG这个事情。白虹:所以孙总之所以乐观,是因为看到了觉醒的浪潮,不仅是单点,而是从金融市场,从媒体,以及从企业实体多点角度。ESG投资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它关系到资源的重新配置。也就是说,在当今这样一个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时”,能够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势”,从仅关注经济利益,转向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这也正是我们举办ESG前沿系列论坛的宗旨。下面,有请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朱寿庆先生谈一下。朱寿庆:我觉得ESG三个因素都很重要,但是我认为G(治理)是基础。一个公司如果没有好的治理,没有好的政策,E和S很难实现。所以在筛取指标的时候,G这方面应该更细一些,这是第一点。我们看E这方面,在过去这六七年,中国取得了长足进展。之所以进展很快,就是政府起引导性作用,监管驱动,还有补贴等等。所以说政府的作用很关键,这是第二点。怎么往前走?刚才提到了三个挑战:认识不足,信息不可靠,评价方法和工具欠缺。认识不足是传播的问题,教育的问题,MBA课程中有没有ESG的内容?信息不可靠是因为没有很好的方法和工具。现在的很多方法都不错,但是我觉得还不够细化。比如影响了什么人,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强调的是帮助落在后面的人。项目影响了城里的富人孩子,让他们生活得更优越?还是帮助了山区里的穷孩子,让他们幼有所学老有所养?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所以你的项目、债券帮助什么人,对促进社会公平做出了多大的贡献,都需要指标再细化,这是第三点。王晓书:我们认为在一个良好的ESG生态里面,应该是一个多元发展的结果,不同机构发挥着不同的角色。MSCI的角色是促进资本的配置全球化和国际沟通。周总理在几十年前中国国门开放的时候就提到求同存异,所以MSCI做的工作是“同”,我们通过与全球投资者紧密沟通,建立一个被国际资本市场普遍认可的ESG指标体系,推动中国公司进入国际投资者的视野,让外资引进来,发挥中国和国际的桥梁作用。ESG投资前沿论坛是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责任投资论坛、社会价值投资联盟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发起,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作为支持单位,新浪财经ESG频道和《财经》杂志作为战略合作媒体共同推出。该论坛立足于国内ESG投资实践与探索,放眼全球ESG投资趋势与思想,就新形势下如何扩大ESG理念传播、构建ESG投资生态体系、促进ESG生态良性互动与合作、共创新商业文明进行主题研讨,为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