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SU特辑】汪亦兵:从自由的社会到创新的国度 二维码
188
发表时间:2018-12-29 19:33 2018年,社投盟发起“GO*SU 闯成社创独角兽”项目,与美国奇点大学、深圳证券信息公司战略合作,选拔中国未来社创独角兽企业,为其提供“科技x商业模式x社会问题x资本”的支持体系,培育并引导下一代影响中国社会的新经济企业。 7月17-24日,“GO*SU 闯成社创独角兽”启动硅谷集结,未来社创独角兽们前往硅谷和奇点大学,沉浸式学习奇点大学的社会问题未来科技解决方案,并深访硅谷社会价值投资生态圈。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顾问汪亦兵担任本次行程的顾问,与营员同行硅谷集结之旅,将途中所见所思与大家分享,本文转自「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 无论是“美国”还是“美利坚”,这两个名字的翻译都反映了当时的中国人对这个国家的赞赏和期待。
这是中国和社会创新相关的企业首次去奇点大学学习,也是奇点大学首次接纳和社会创新相关的学习团体。现将途中所见所思和大家分享。 “GO*SU 闯成社创独角兽”项目导师、营员在奇点大学合影 01 科技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产生科技创新的文化和制度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第一次到新加坡机场,被免税商店中各种电子产品所吸引,但由于囊中羞涩,只能在柜台前流连驻足,国外机场的免税商店因此成为我最向往的地方。如今这种吸引力已经变得越来越小,除掉价格方面有不大的差距外,你现在很难在国外的机场免税商店中,发现中国市场上没有的电子产品或品牌。 但机场内书店的差别依旧很大,除掉两国语言不同是最大的差别之外,国外书店的书基本上以小说为主,有各种排名的小说,也有以各种题材分类的小说,而国内的书籍,经历了早期的厚黑学、成功学,中期的各种管理大师的演讲、房地产运营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书籍,再到当下最热的例如区块链、人工智能、新认知新思维以及组织管理等等书籍,基本还是以知识和技能获取为主,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传统。
两天在硅谷的奇点大学听课也有相似的体验。奇点大学被认为是人类面对未来挑战的科技实验室。两天的课程涉及指数型组织、指数型经济、人工智能、生物科学、大数据和区块链。虽然课程内容也有不少亮点,但却谈不上多少颠覆性的收获。 其中的很多概念和内容,在国内也都有耳闻。问及在美国的华人科技创业者中美两国在科技方面的差距的时候,普遍的回答都是,中国进步很快,但主要体现在模式创新,而美国则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本身。 相比之下,给我很多颠覆性感受的是奇点大学本身。首先,奇点大学是由包括库兹韦尔、彼得-戴曼迪斯在内的对科学技术具有信仰般信念的科学家发起的,他们坚信,技术指数级的快速发展将推动人类的解放,人类能力产生质化,整个宇宙也将被唤醒。 这样一群理想主义的信念得到了包括谷歌在内的很多企业的认同,在这些企业的支持下,一个和传统大学教育大相径庭的教育方式就像奇点来临一样伫立在教育的最前沿。这里没有授权、没有学位,也没有学分,没有任何外化的学习管理,来参加学习的人往往都是技术福音派的信徒。 其次,奇点大学位于美国大名鼎鼎的航空航天局NASA的办公区内,一个纯粹民间发起的新机构,能够得到NASA这样的国家核心机密机构支持,可能会超出我们很多中国人的想象。 这也让我想起了金门大桥的启示。作为旧金山地标之一的金门大桥,是桥梁技术历史上的奇迹,其采用的结构和技术曾经多年成为世界记录。去过金门大桥的人都知道,在大桥一侧的参观点,有关于大桥结构和技术的详细讲解。 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将近100年前,旧金山地区的选民们以自己的住宅、农场和公司为抵押,发行了最初的3500万美元的工程债券。1977年,最后一笔债券被付清,其中3500万美元的本金和3900万美元的利息全来自过桥费的收入。这样一个巨大的工程,完全是靠社会的力量自发完成的。 1835年,托克维尔在其名著《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指出:“民主并不给予人民以最精明能干的政府,但能提供最精明能干的政府往往不能创造出来的东西:使整个社会洋溢持久的积极性,具有充沛的活力,充满离开它就不能存在和不论环境如何不利都能创造出奇迹的精力。” 2001年,著名财经媒体人秦朔先生在考察完硅谷后满怀激情地写了一篇《硅谷的空气里飘着什么》的文章。他在文章里指出:硅谷从Garage(车库)生意到Global(全球)生意转化过程中依靠的动力,乃是无数个人和创业公司此起彼伏、永不衰竭的创新冲动,以及对这种冲动全面而有效的保护。硅谷之所以能够牵引世界,正是因为它通过永续的创新,始终成为“最新的新东西。” 这说明,现代科技文明之花总是盛开在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肥沃土壤之上的,当我们细细追问为何美国的科技发达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关注导致这一结果产生的原因,和飘在空中的活力。 02 科技概览:改变世界的思维和黑科技 奇点大学的灵魂就是强调指数型思维、指数型的技术、指数型的工具和指数型的组织。如果线性思维是传统思维,那么指数型思维就是创新驱动的具有突变性质的思维。线性思维看重的是效率的提高,但指数思维看重的是各种新机会的产生。荷塘效应就是指数型思维的典型。 流行在奇点大学的一句话是:software is eating world,AI is eating software。AI是影响未来最重要的技术,无论是在机器学习还是图像识别上,AI都取得了指数性变化的特征,并且这种变化也必然产生指数型的影响。 AI从过去的基于规则的人工智能改变为目前基于数据的人工智能,二者最大的区别是机器的自我学习能力。图像的智能识别是人工智能的最大进步之一,因为包括自动驾驶在内的AI都会依赖于图像识别。令人惊奇的是可以利用这个技术来识别潜在罪犯,其准确度可以超过89%。 改变我认知的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AI对智力工作者的替代作用要远远大于对体力工作者; 第二,人类发明了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但人们已经不知道机器学习的机制和过程,即机器学习的结果往往超出了人们的期待。 第二点尤其令人惊讶和担心,AI已经显露出某种主动性的特征(主观能动性),这种主动性是否会使人类对其失去控制并被反制。但有学员也提出很好的问题:作为父母,我们养育了子女,但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子女的想法吗,而这真的有那么担心吗?
不管怎么强调大数据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因为数据就是“上帝不掷骰子”的来源和基础,是未来所有决策和预测的根据。 世界上最大的出租车公司Uber、世界上最大的旅馆AirBnb、世界上最大的媒体公司YouTube,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不拥有真实的资产,它们拥有的只是相关领域的大数据。 所以,算法可以开源、算力可以开放,但数据则是不可共享的财富。正是由于Amazon在云端服务的领导地位,贝佐斯成为世界首富。有两个概念很有意思,一个是数据尾气(Data Exhaust),是指互联网用户点击后所留下来能被提取价值的痕迹。 一个是暗数据(Dark Data),是指那些未被发掘或理解的数据,即信息资产企业在日常业务活动中收集、处理和存储但不具备特定用途的数据,如同宇宙中不可见的暗物质,是显物质的支撑。大数据的应用包含了这样一个假设,即如果我们有可能收集关于人的所有数据,我们就能够彻底掌握一个人的行为,能够以上帝视角来观察甚至干预人的行为。 第一个敏感的问题是:谁才是一个人数据真正的拥有者呢,这也正成为美国热烈讨论的议题;第二个问题是,如果一切都变得清晰和确定,那么是不是会固化或窄化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的可能性呢,即所有的预测其实都是一种定制,一种引导,一种操纵。
基因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应用当然符合指数特征,因为对健康和寿命的关注是每个人的利益。通过基因检测、基因编辑等各种最新技术,人类在战胜疾病、延年益寿方面未来可期;对身体体征数据的不间断监控,将大型的疾病检测仪器移动化以及可携带和可穿戴,可以更有效地发现和诊断疾病;越来越多的在分子和基因层面的靶向药物治疗,使癌症彻底治疗不再遥远;3D打印器官在医学上的应用超出我们的想象;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判断一个人即将生病(例如感冒)的可能性,似乎和中医的传统望闻问切以及治未病的思想走到一起。 我们在为这些进展兴奋和期待的同时,一丝忧虑也悄然进入脑际: 第一,科学伦理问题,对基因密码的破译和干涉是否突破了科学应该触及的边界。 第二,对基因的编辑,是否会减少生命的多样性而实质上对人类造成更大的风险。
对于技术福音派而言,技术当然也是改变人类贫困的途径,其理路在彼得·戴曼迪斯《富足》一书中已经有详细论述。虽然技术发展导致的经济发展的确是消灭绝对物质贫困的力量,但是精神意义上的贫困如何解决?比贫困问题更严重的不平等和贫富差距问题如何解决?制度依然是技术以外的主要力量。 有两本书可谓是奇点大学的圣经,一本是《指数型组织》,一本是《Future Crime》,前者深度分析了指数型组织的特征和成长机制,后者则提醒我们要对技术保持审慎的乐观。 03 创新何以成为可能:从乌托邦到理想国 在奇点大学最常被引用的两个例子分别是柯达和诺基亚。柯达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出数码相机技术的公司,由于自己在胶片市场的巨大利益,因而对新的技术和趋势采取保守、回避和抵触的态度,最终被数码技术所击败。 诺基亚是另一个被趋势迅速颠覆的例子,诺基亚的失败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智能手机的保守和观望不前,另一个是封闭的设计和生产体系,使其完全无法通过供应链技术来实现快速迭代。所以最大的颠覆不是技术颠覆,而是对自己的颠覆。对自己的颠覆导致重生,被别人的颠覆导致灭亡。 拥抱失败不仅是硅谷而且美国最重要的文化。有人问爱迪生灯泡实验经历了多少次失败,爱迪生回答说,那不叫失败,我是用那些试验排除了那些不能用的材料。 在硅谷的文化里,不仅要拥抱失败,而且要早失败、快失败和常失败,因为只有这些失败,才能带来成功,这一思想竟然多少有些“早死早超生”的勇敢和坦然。这一理念也和创新开发中通常提到的“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一致。我们最经常被提醒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因为害怕失败而失败”。
适应力大概是从牛顿时代到量子时代最主要的能力,我们用适应力商(ADQ)来表达这种能力。在牛顿时代,一切变化都是线性的甚至静态的,而进入量子时代,一切都难以根据过去的经验被预测,因此快速适应变化的能力是生存的保障。 任何封闭的体系都不利于对外界变化的快速适应,所以我们必须要开放和连接,开放使我们更多地获取外部资源,连接让我们和世界成为一体,外包、众包、供应链整合、去中心化都是必要的生存法则。前面提到的诺基亚就是因为适应力缺乏而败走麦城。
想象力的贫瘠是最大的贫瘠。想象力是创造未来的主要力量,对美好未来的想象是一切创新的驱动力。如何才能保持丰富的想象力,Unlearn是一种神奇的途径。Unlearn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忘记,也不是不学习,它更加像一种逆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和佛教中的“放空”很相似,唯有放空了,我们才有可能不受过去的限制,才有可能产生新的内容和思想。Unlearn learned或许更是一场在知识时代的修行。 然而,所有伟大和持久的创新都源于一个伟大的使命,奇点大学将之归结为崇高而热切的目标(MTP)。这是因为,只有伟大的使命才能让连贯的指数增长得以实现,才能融合集体和社会的豪情壮志,才能吸引到整个生态系统中最尖端的人才,也才能因此成为使命驱动的伟大的组织。 这个思想正是我们将奇点大学的发起人形容为技术福音派的原因,不管技术多么伟大,它最终都应该是为人类的福祉而服务,为人类带来福音。
无论是乌托邦还是理想国,都是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想象。但从乌托邦到理想国,毕竟还有质的飞跃。如果说乌托邦构想的社会平等状态是以牺牲个体的自由和天性为代价,那么理想国则正是以人的自由的彻底实现为标志。从这个角度来说,创新必然是理想国的一种生活方式。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奇点大学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的柏拉图学院。 04 人们因何得到尊敬:个人、组织和国家 尊严和尊敬是两种不同的情感。尊严是对自我的要求,而尊敬是对他人发自内心的情感。尊敬建立在对他人尊严认识和认同的基础之上。但尊严如果不是对自己的要求而是对别人的命令,那么则有可能失去别人的尊敬。
我们这次是以社创独角兽组团前往美国的。所谓社创独角兽是指那些在社会创新领域具有独角兽特征的企业。在我们这个团队中,有来自第一反应的陆俊,有来自成都朗力养老的刘英,有SKT思珂特教育创始人侯昊,有偶家科技创始人刘金晓,有大西洲跨界创新机构创始人彭顺丰以及做影响力投资孵化的应卓拉等。 这些年轻的企业创始人对社会问题都有准确的识别,对自己所从事的创新创业更是有非做不可的决心和非我莫属的信心。
这也是奇点大学第一次接收以社会创新为主题的学习团队。在授课讨论中,奇点大学的老师对我们的学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我们学员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让他们产生惊奇的不仅是我们这些年轻的社创独角兽们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是他们观察世界的能力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决心和创新方式。 而在沟通中,奇点大学的授课老师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所有的老师都既是科学家、也是企业家、是学者、也是实践者、是创新家,也常常是投资家。他们有技术必胜的信条,但对人类社会的议题有深切的担忧;他们有最锐利的思想,但有最平和和平等的态度;有最独立的见解,但同时充满了不耻下问的谦卑。 在两天高强度的思想和知识激荡中,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上的丰盛,而且在沟通中因为受到尊敬而产生了巨大的鼓励。对社会的关注和对创新的追求是我们共同的语言。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纯粹的发心和真诚的态度是一切尊敬的前提。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赤子之心。 “GO*SU 闯成社创独角兽”项目营员在奇点大学学习 除掉奇点大学,我们还参访了斯坦福大学的公益和公民社会中心、陈扎克伯格计划、洛克菲勒慈善顾问等和社会公益社会创新相关的机构。 虽然在社会创新实践和社会创新倡导方面,这些机构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这些机构所表现出的对全人类命运关注的天下情怀,让我们感受到真正的天下情怀一定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推动,它不是从一国的疆域之内出发的行动,它没有疆界,没有睨视,没有功利。
另一个小故事又进一步加深了我的认识。有一天的自由活动日,我在Muir Woods森林公园遇到一位70岁健步如飞的北京老乡,他目前住在旧金山为女儿看孩子。他是一位登山爱好者,经常和老伴一起出来行走。 有一次,他和老伴来到这个公园,他由于体力好喜欢探险,于是选择了山路,而他的妻子则选择了木栈道。二人约好在路的尽头汇合。没想到山路把老爷子带到了公园的另一个出口,加上山中没有信号,老两口彼此失去联系。 从公园大门出来的老爷子焦急地寻求帮助,他把握在手中的公园入门券和旅游公交的车票给人看,才到第二个人就明白他的意思,该美国人用自己的车把他从公园的这个口送到另一个口。 到了入口的时候,老爷子发现老伴已经在那里等他,陪着老伴的还有一个美国妇女。老伴说,这个妇女也是和一家人出来行走,发现了迷路的老伴,便陪她来到起点,并坚持一直陪她找到自己的亲人才放心离去。这位有着黝黑皮肤的北京老乡说,虽然他在这里是“瞎子、聋子、哑巴”,但他还是很喜欢美国。
我感触良多。当美国政府表现出孤立主义倾向的时候,我们却能从美国社会上看到了美国人的天下情怀;当很多中国人并未因经济崛起而得到自己所期待的普遍的尊敬的时候,中国的社创独角兽却因其社会情怀和创新精神,获得了普遍的好评和赞扬。这让我们体会到,小至一个个人,大到一个国家,要获得普遍的尊敬,必须要符合人类共同的一些准则,如果说真诚是其中最低的原则,那么对社会的关注乃至对全人类的责任和关注就是这些准则中的较高的要求。 05 后记:近距离看美国,远距离看中国 当中国媒体铺天盖地地热论疫苗事件、性侵事件时,美国主流媒体正对川普和普京峰会时川普的态度以及口误穷追不舍;当川普和欧盟以出人意料的速度达成零关税协议的时候,中国官媒则以常有的高调宣传中国国家主席在金砖会议上的十大金句以及捍卫自由贸易的誓言;当川普宣布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长达到4.1%以及失业率创新低的时候,媒体和知识分子似乎并不买他的账,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在今年由于去杠杆以及贸易战等原因出现困难,而又被迫重新实施适度的宽松政策;当川普宣布给美国农民120亿美元补贴以补偿中美贸易带来的损失,中国政府宣布给非洲国家600亿美元的援助。
在中美贸易战硝烟弥漫的时候来到美国,也许可以更好地观察中美这两个国家。近距离观察有助于进行更直接的感受,远距离有助于我们进行更理性的思考。这种远近距离的切换,或许可以让我们的认知更全面、更理性。 通过观察,我们似乎可以发现,和国际事务相比,美国社会更加关注本国的事务;和经济事务相比,他们更关注权力的正当性。这两点都是美国立国的传统。 我们可以感觉到,和中国比,这个国家非常年轻,但却更加成熟;这个国家在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很有法度,但整个社会充满了活力。无论是技术还是社会管理,这个国家还有许多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即便有一天我们真的非常强大了,在感恩这个世界曾经给予我们帮助的同时,只应该将这个国家视为竞争中的对手,而不是敌人。 扫码进群关注未来社创独角兽 为未来社创独角兽打call 加入全球社创独角兽生态圈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