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指导委员会委员、社投盟主席、盟浪可持续数字科技董事长马蔚华先生论坛致辞
文 | 以下根据马蔚华先生发言整理
ESG最早由联合国提出,目前它广泛的应用性和可量化评估的特质正在重塑企业的价值观和生态圈。今天的中国举国上下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所以高质量发展需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以此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
联合国多年以来的不懈努力,已让ESG已成为了全球企业的责任,截至目前,全球关于倡导和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ESG的法规已经有上千部,全球有30多个交易所已经强制要求企业披露ESG,中国的监管部门也在越来越严格地制定上市公司ESG办法。但目前仍有许多企业在被动践行ESG,企业应该积极地践行义利并举,让ESG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一,ESG能够重塑企业的价值观。疫情后,公众、企业和国家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粗放的、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无法做到对环境友好、对社会友好,只有坚持长期主义、兼顾自身发展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才是企业应该追求的发展方向。ESG让企业内在的价值观发生转变,注重环境、社会、治理,构成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第二,ESG能够提升企业管理。企业对于ESG最重要的实践是将ESG的理念贯通在企业的战略中,把ESG融入企业文化、战略、管理,持之以恒地将ESG变成广大员工能够自觉遵循和追求的目标,这也是企业炼内功、持续发展的过程。
第三,践行ESG的企业会越来越多地受到市场上投资者的青睐。外部市场对ESG的关注会促进企业内部ESG的转化,资本市场认同ESG表现突出的企业,并认为这些企业有较高的成长性、长期持续经营的能力和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这些特质有助于提高整个投资的风险管理能力,提高资本潜在的投资收益,投资机构就会把ESG做得好的企业纳入他的投资组合里。
最后,ESG能够为企业吸引到更多优秀人才。目前企业员工尤其是年轻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注企业的ESG问题,他们也越来越多地关注所处职场是否平等、职业技能能否提高、工作生活如何平衡等非薪酬因素。ESG做得好的企业往往更尊重员工的成长和利益,而身处其中的广大员工也会自觉理解和推动企业ESG的发展、反哺企业,让企业的ESG实践越来越深入、越来越高效,最终形成良好的ESG正向循环。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追求社会价值、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环境的友好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企业想要践行ESG,不能光靠制度与规则去被动地实现,而是要自发地改变内在的价值观、自觉践行ESG,让ESG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企业走向更可持续的未来。而当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于此,高质量发展就不再是一句空话,整个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也将会变成现实。
图 | 中国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社投盟主席樊纲先生主旨演讲
文 | 以下根据樊纲先生发言整理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社会价值投资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社会能够获得的一种收益。社会价值投资和过去常说的企业社会责任非常不同,社会责任能够将投资和社会价值清晰地分隔开,而社会价值投资则要求同时实现收益和价值。
首先,社会价值投资必须是投资,需要有收益,在企业不亏损的前提下产生的社会价值投资才是可以持续的。拿最早的福利经济学概念举例:总的收益为个人收益与正外部性的总和,一项投资活动中总的收益大于个别人的收益,这项投资就有了社会价值。社会要获得收益,企业又要实现投资回报,这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正外部性,即减碳排、减污染,或者能够为社会的平等、大众的就业等等做出正向的贡献。这个逻辑也同样适用于企业的创新活动。创新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商业模式、销售渠道、管理方式的创新,既能够带来正向收益,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企业创新时需要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拥有“方向感”,这个方向感很大来源于ESG。所有的企业活动都将由社会进行评判,因此我们需要考虑社会评判机制如何促进企业产生社会价值。这个问题多数时候聚焦在典型的、待解决的社会公益问题上,如低碳、全球变暖等,并带给许多企业发展的参考。
一方面,无论企业是否思考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本身就会因企业的行为而形成,并能够反过来重新评估企业的价值,这是不可避免的外部压力。举个例子,我曾在杂志上看到有关于圣诞树制作是否低碳的讨论——是砍伐松树做圣诞树更低碳,还是用塑料的圣诞树更低碳?经验证后的结论是塑料制作的圣诞树产生碳排放比砍伐一棵树更高,“更不环保”,最终塑料圣诞树的销量也因此减少。这给企业带来了警示:第一,如果不及时关注外部正向价值的变化,产品的价值、企业的估值也将因此下降;第二,市场将会把社会价值代入对企业价值的评估,如果企业忽视了社会价值创造,最终也会被市场所忽视。
另一方面,人们对企业价值与社会外部性的评估最终会变成制度、变成规则,最终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挑战。其中一个重要案例就是碳关税,即如今引起各界热议的CBAM(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和CCA(美国《清洁竞争法案》),目前许多WTO成员也接受了碳关税,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我们能够看到碳关税即将从“计划”变成新的“制度”。碳关税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从此以后碳排放的标准被提高了,如果企业不关注到这一点,将面临高额的碳排成本。过去,许多企业将发展价值排在了社会价值前面,标准的提高对许多企业,尤其是出口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处在新的评价体系中,也将通过创新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发展。
“3060”双碳目标对于中国来说依旧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在此,我想呼吁各界企业关注社会价值投资,一方面身体力行ESG,另一方面在推动相关制度发展中做出自身的贡献。这不仅仅是出于社会价值方面的倡导,也是出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
主旨演讲二:
ESG Talent Development(ESG人才发展)
图 | 纽约金融学院NYIF战略发展与全球项目董事总经理Sudeep Rathee博士主旨演讲
文 | 以下根据Sudeep Rathee博士发言整理
近几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已经开始普及,许多上市企业也被要求披露ESG信息,相关报告也变得更加完善。目前许多企业的决策和关键性职位,如首席运营官、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等,都拥有了更加严格的ESG要求,而这些领导者也将会从不同的角度评估自己的职员情况,并将ESG理念深入到管理措施、企业战略、供应链等方方面面。
ESG人才培养有什么意义?首先是能够让企业和职员明确自己的定位,企业在制定自己的ESG报告时,需要考量政策要求、进行大量考察、考虑企业内外部关系,最后再进行披露、作出报告。而企业运行上,制定战略、构建商业模型和做出决策前,都需要依据ESG衡量关键绩效指标。二是企业能够将ESG用来衡量企业成果,从内部视角来看,不管是高层、基层管理还是在各职能部门的一线员工,都需要有良好的ESG知识和素养;从外部视角来看,ESG在各种领域的规定和要求已经变得越来越完善,员工、产品等多方面的ESG指标已经成为了合作方的参考。三是让企业可以借助新的标准来创新产品,创造新的商业模型与解决方案,拥有更好的商业实践。比如中国目前在减碳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绿色金融、绿色债券都属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会涌现出许多不可错失的机会。
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设定明确的关键绩效指标和绩效评估指标,让ESG变得可衡量、可报告、可给予企业和员工回报,企业才能再去做出积极的改变,而这些正向的变化都可以成为企业的收益。其次是结合当下政策及时调整ESG发展方向,目前各个国家相关的ESG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多,中国的“3060”目标也在使得各行各业都在发生变革,因此落实ESG不仅要了解当下最新的政策法规,还需要根据政策法规调整企业发展方向,让ESG不“偏航”。最后,企业不仅需要从外部引进新的ESG人才,还需要对现有的职员进行相应的ESG培训,并且在组织和企业中设置系统性的人才培养体系。虽然各类机构对ESG的要求各有不同,如金融机构要求金融产品开发与投资者接洽,对监管机构而言需要制定与时俱进的政策和法规,但无论如何,最终都需要回归到ESG的本质。
辛继召 |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深圳记者站站长
马宗明 | 中国银河证券ESG研究负责人
谢书祥 | 国富浩华会计师事务所(新加坡)可持续性与气候变化总监
李 霞 | 深圳市诚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深圳记者站站长辛继召:
ESG这样的新理念,一定要有可持续、可自我发展的创新商业模式与之相配合。义利并举的社会价值投资可称为“内圣外王”,过去的商业模式更多地偏向于“外王”的扩张,而义利并举的ESG投资与商业创新,则是达成了“内圣外王”的和谐共存。
中国银河证券ESG研究负责人马宗明:
作为央企券商,银河证券较早就开启了ESG研究,包括开展前瞻性ESG相关课题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境内外的企业进行绿色融资、绿色转型等,推进绿色金融的发展。
在当前的“投与被投”生态中,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纳入投资决策已逐渐成为趋势和主流。金融视角下的ESG议题属于非财务性指标,这些指标并未纳入传统的估值体系,然而,随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ESG不仅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还将深刻改变企业未来的发展格局。因此,仅关注财务性指标已不能满足投资人的需求。
中国绿色金融工具的发展近年来取得了迅猛而成功的进展,这不仅将极大改变企业创新的趋势,也带来了一些挑战。首先,大部分绿色资金涌入光伏新能源、储能等纯绿色或接近纯绿色的行业,而高碳排放行业如钢铁、石油和化工等在转型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相对较少。其次,在当前绿色融资结构下,资金主要集中于绿色信贷及债权,股权融资占比较小。最后,企业在获得投资后出现了短债长融的资金错配现象。
希望ESG和可持续发展可以成为全球各行业的共识,达成各行业的创新和合作,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价值的共赢。
国富浩华会计师事务所(新加坡)可持续性与气候变化总监谢书祥:
目前在新加坡和香港等地,大部分的ESG披露要求都是由监管机构推动进行的,尤其是新交所和港交所,新交所和新加坡的会计师事务所正在把ISSB的标准融入新加坡的财务标准中。
气侯变化将对企业的运营、供应链、市场和投资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国富浩华作为全球排行第九的会计师事务所,致力于帮助在新交所和港交所上市的公司应对气侯变化的挑战,并从中找到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
在全球低碳转型的背景下,企业在减碳的同时,优化企业业务、降本增效,专注新的商业契机可以从以下五大方面着手:
第一是节能,效率提升。企业可以通过改进设备、优化生产流程、改善建筑设计等方面提高使用效率,做到节能减排。
第二是清洁能源的采用。企业可以通过考虑使用太阳能等再生能源来替代煤炭、石油等化学能源,从而实现低碳排放,同时也可因可再生能源价格的持续下滑降低企业成本。
第三是循环经济的实践。通过资源再利用、产品再设计、废弃物品回收等方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降低碳排放并节约资源的成本。
第四是绿色产品和服务的开发。随着消费者和投资者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提高,企业可以开发更环保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获得新的收入和来源。
第五是碳信用的交易。对于那些能够大幅度降低碳排放的企业,可以通过碳市场,将节省的排放量卖给其他企业,从而获得额外的收入。
希望以后所有的财务和工程方面能够更有效地结合,帮助各行业在2050年达到净零碳,也希望大家能够加入ESG,共创更美好的未来。
深圳市诚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李霞:
我们专注于用绿色能源改善全球贫困人口的生活品质,致力于为非洲无电网地区没有用上电的人群提供解决方案,希望帮助贫困人口,通过清洁能源的方式接入电力。
对于天生具有ESG属性,既要解决社会问题又要解决环境问题的企业来说,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能否在商业和社会价值上进行很好的平衡?举个例子:全球目前还有7亿人口在用煤油灯或柴火照明,我们希望收入低的贫困人口用得起电,就需要把产品成本设计到极致。比如我们的创新产品“蜡烛消灭者”,它能够帮助用户以3-4个月的煤油灯的钱(1-5美金)来一次性支付照明设备费用或者购买照明设备,因此我们按照零售价5美金来设计产品,并将“蜡烛消灭者”的使用时长做到了36个月,且创新地推出了“预付费充值”的金融模式来进行消费者教育。
我们希望社会能够通过多种的金融工具关注落后国家电力的“最后一公里”,能够让他们更好地接入清洁电力,这不仅仅只是改善了当地生活,这对于全球可持续发展来说都是一种贡献。企业的创新,不只是简单的硬件上的创新、解决方案上的创新,而应该是融入ESG的商业模式上的创新。
希望ESG不再是一种号召,而是真正实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让企业能够在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上共同发展,齐头并进。
后续闭门研讨环节中,各位与会嘉宾就构建ESG生态、资本赋能社会企业创新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嘉宾各抒己见,提出诸多具有启发性的见解。
· ESG投资前沿论坛第21期回顾|解读ISSB新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