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主席团动态 | 宋志平:三精管理——做企业的硬功夫

 二维码 48
发表时间:2022-05-16 10:41

社会价值投资联盟CASVI 2022-05-06 18:34



图片


导   读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董事长、社投盟主席团成员宋志平先生近日出版新书《三精管理》。扎根企业40多年,宋志平先生带领两家企业双双跻身世界500强行列,潜心创造出一套中国式企业工法——三精十二化,集管理和经营于一体,兼顾效率和效益,兼修内功和外功。在本篇文章中,宋志平先生将着重介绍何为“三精管理”,“三精管理”如何实践与企业运营中。



正文共3750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图片

2022年社投盟主席团全新亮相



图片

宋志平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

社投盟主席团成员

宋志平,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世界水泥协会主席,中国建材集团、国药集团原董事长。



在过去40年的企业生涯中,我有35年都在从事大企业的管理工作,其中做过10年厂长,做过18年央企的董事长。长期的管理实践让我逐渐认识到,企业管理者既要学习现代管理理论,也要精通管理方法——关键是要结合自己的企业,创造出适合自己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三精管理就是我在企业里带领大家长年实践和总结的成果。

三精管理的内容可以概括为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和经营精益化,这是一套集管理经营于一身、效率与效益相结合、内功与外功兼修的企业工法。企业管理有依循、有边界,企业就会稳健地发展。这几年,中国建材集团深度开展三精管理,取得了良好效益,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学习和引入三精管理,并开始取得成效。三精管理也获得了2019年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图片

组织精健化  


企业自发成长的过程往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以前,我插队时做过农业技术员,那时候学会了剪枝,剪掉一些疯长的树枝,确保果树多结果。其实企业也一样,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剪枝”,以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稳健成长。

在组织精健化中,治理规范化、职能层级化、平台专业化、机构精干化比较重要。

治理规范化。公司治理是企业规范化运行的基础,拥有规范的治理结构、高瞻远瞩的董事会和精干高效的经理层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根基。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的责权利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企业内部机制也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所谓机制,就是企业效益和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的利益关系。我们以前比较重视股东利益,今后的企业治理改革目标应该是建设股东、经营者、劳动者共享的企业平台。

职能层级化。企业的层级应该由职能而定,一般来说,我们都是按照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来进行层级划分的。按照相应的职能定位,三个层级分别需要的是“决策高手”、“市场能手”和“成本杀手”。比如,中国建材集团是投资中心,本身并不进行产品经营,主要是完成战略制定、整合资源和投资决策的职能。南方水泥是利润中心,主要围绕开拓产品市场进行经营优化,它要决定市场的竞争策略,进行集中采购和销售。而南方水泥所属的每个工厂是成本中心,主要是组织好生产制造,保证品种质量、成本控制和安全环保。

平台专业化。这里的“平台”主要是指利润平台,而“专业化”指的是突出主业的专业化发展。比如,中国建材集团所属南方水泥、北新建材、中国巨石等,这些平台原则上都要专业化,南方水泥只做水泥、北新建材只做石膏板、中国巨石只做玻璃纤维,而不是成立一个南方建材,让它同时做水泥、石膏板、玻璃纤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协同构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机构精干化。规模是一把“双刃剑”,企业做得得心应手、规模适度才是最好。超越规模最大和基业长青,追求活得更好、活出质量,这才是企业存在的真正意义。而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往往有种自发的倾向,就是机构不断扩张和人员不断增多,这样企业就很容易得“大企业病”。我把“大企业病”总结为六大特征,即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士气低沉、投资失控、管理混乱,企业一旦得了“大企业病”就很难恢复。那么,该怎么防范呢?我们就是要通过管理有意识地去控制膨胀、缩小规模,在“减”字上下功夫,其中,减少层级、减少机构、减少冗员至关重要,这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这可以提高组织活力和竞争力。



图片

管理精细化  


“精”者质量,“细”者成本。在精细管理中,我们要始终围绕成本和质量这两个基本点,即使是今天,不管有多高的技术,如果企业忘记了这两个基本点,仍然会失败。实现管理精细化,一要用好工法,二要长期坚守,两者缺一不可。

管理精细化有以下几点:管理工法化、成本对标化、质量贯标化、财务稳健化。

管理工法化。加强经营管理靠工法,工法不是系统地讲理论,而是针对一个点位、一个事件,推出一些宜操作宜拷贝的实战方法。日本为什么诞生了丰田等这么多优秀的企业,就在于它拥有5S、TQC、零库存等科学的管理工法。

我以前在北新建材当厂长时,正值企业学习日式管理的时期,曾多次去日本学习和研究日式管理,形成了一些心得体会。2002年,我到中国建材集团出任“一把手”,也把这些管理思路在集团企业进行实践和总结。中国建材集团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经过大规模重组而发展起来的产业集团。过去,集团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后来相继开展了“三五整合”、“八大工法”、“六星企业”等管理活动,极大地提升了集团的整体管理水平。

成本对标化。我比较喜欢用对标法进行成本控制。因为在成本控制上总有做得最好的,我们大家都和它对标,就会清楚看到自己的不足,反复对标就能提高自己的水平,这是一种数量化管理方法,能有效使企业的各项指标该升的升上去,该降的降下来,稳定提高企业效益,降低企业发展风险。像在水泥厂,我们就开展了“六对标”,即对吨煤耗、吨电耗、吨油耗、吨球耗、吨耐火砖耗、吨修理费这六项成本指标持续对标,大大促进了节支降耗。

质量贯标化。做企业、做产品、做服务,从根本上讲,做的就是质量。要保证产品质量,企业需要做长期而细致的工作,不仅要有责任心,还要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核心要义不只是要最终检查出多少不合格产品,而是要在生产前段和全过程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尽可能减少最终的不合格品。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要贯彻系统的质量标准,不仅要做好TQC和TQM,还要做好ISO9000和PEM的认证、贯标。

财务稳健化。做企业要稳健,企业稳健的基础是财务稳健,而财务稳健的核心是现金流充沛。现金是企业的血液,现金的正常流动确保了企业的稳定持续经营,支撑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在经营方面,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至关重要,而现金流量表又是重中之重,要维持良性的现金流量,除了产品价格和市场外,控制好“两金”(企业库存资金和应收账款)占用也很重要。


图片

经营精益化  


管理是眼睛向内,处理好人机物料,正确地做事;而经营是眼睛向外,面对不确定的环境,做正确的事。企业负责人应牢牢树立“从管理到经营”的理念,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市场、价格、环境等层面的问题,学会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作出正确选择、稳扎稳打。

我接下来将围绕业务归核化、创新有效化、市场细分化、价值最优化,谈谈自己的想法。

业务归核化。企业都要有主业,要围绕主业形成核心业务,非核心业务原则上应该舍弃。毕竟,任何企业都不是无所不能的,只能有限发展。中小企业应采用“窄而深”的业务模式,打造行业技术专业、市场占有率高的隐形冠军;大型企业的业务应尽量不超过三个,力争每个业务都能跻身行业前三。


创新有效化。今天是个创新时代,在一些“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上,我们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攻坚克难。但创新又是有风险的事情,我们总讲“不创新等死,盲目创新找死”。怎么把握创新的度呢?我认为要进行有效的创新,不能盲目创新。对企业而言,有效益的技术是好技术。企业一定要在自己熟悉的业务领域开展创新活动,选择合适的机遇和创新模式,还要量入为出。企业创新也不一定要选高科技,中科技、低科技、零科技都可以创新。企业的创新要紧紧围绕企业的需要和发展进行,并力争注入资本的力量。

市场细分化。现在我国大多数行业都产能过剩,面对这种压力,不少企业希望转行,但转行也是不容易的,企业进入一个完全不熟悉的行业风险也很大。其实,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和落后的企业。对大多数企业来讲,应该是转型不转行,在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通过在地理区域、品牌定位、产品品种、目标客户等层面进行市场细分,沿着产业链和价值链延伸,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企业也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实现效益逆势而升。

价值最优化。产品价格是企业的生命线,必须认真对待。不少人认为产品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是客观的,企业只能适应。但事实上,市场价格往往是由卖方之间的恶性竞争而形成的不合理的低价。在产能过剩和行业下行情况下,企业之间常大打价格战,结果价格大幅下降,全行业亏损,没有一个赢家。与大家熟知的“量本利”指导思想不同,我们提出了“价本利”的经营理念,采用的是稳价、保量、降本,甚至稳价、减量、降本。正是因为秉持这种经营理念,整个行业从竞争走向竞合,得以健康运行。

对上市公司来说,除了关注产品价格,也要关注公司价值,价值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放大和提前实现,要重视价值管理,改善公司质量,做高质量的上市公司。

三精管理是个开放的平台,可以动态调整。如果喜欢采用阿米巴或六西格玛,也可以将此融入管理精细化的平台。三精管理是有实践基础的,是企业界人士看得懂、学得会、记得住、好应用的一套企业管理工法。不是每个企业都要按中国建材集团的具体做法,只要在管理过程中秉持三精管理理念,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特点去做,持之以恒、扎实稳妥落实,就能助力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优势,实现新的跨越和发展。

近几年,我先后在北大、人大等高校,为多家企业讲解过三精管理,深受企业界人士的喜爱。我讲的大多是企业的实操方法,后经总结归纳生成《三精管理》一书,最近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三精管理这套方法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不仅适用于产能过剩的传统制造业重组企业,也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大多数经营性企业,希望对处在困境中的企业走出逆境、恢复成长能有所指导和帮助,对助力企业再创卓越能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