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SDG智享会 | 构建综合服务体系,支持乡村小微产业

 二维码 154
发表时间:2021-06-13 17:51来源:社投盟


2021可谓是乡村振兴年。发展农村经济、振兴乡村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浮躁的当下,依然有这样一部分人时刻关注乡村的发展,他们或毅然决然回乡创业,或为这群选择“逆行”人、为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人民提供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持。在本期SDG智享会中,我们邀请到了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刘冬文先生分享构建农村综合服务体系,支持乡村小微产业的构想,以及中和农信助力乡村产业的实践。






分享嘉宾

分享嘉宾

分享嘉宾



刘冬文

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先后在国务院扶贫办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工作。2008年,牵头组建中和农信公司。十几年来,中和农信从最初为农村小微客户提供小额信贷服务,拓展为集小额信贷、小额保险、农资服务、农产品流通、创业辅导和技术培训等一体的农村综合服务体系。目前,中和农信已经在中西部地区400多个县设立分支机构,服务农户超过700万。


白澄宇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

联合国业务处处长


长期从事国际发展领域的合作项目管理工作,并致力于国际发展领域相关业务的研究。参与设计并管理UNDP的扶贫小额信贷项目,该项目在国内建立了了45家小额信贷机构,参与开发了UNDP小额信贷项目的管理系统。目前参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乡村振兴领域项目管理,包括农民合作组织与合作金融的实验示范项目。



以下内容根据刘冬文先生演讲内容整理。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刘冬文先生在分享中指出,只有发展农村产业,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方向。农村需要有足够多的就业或创业机会,才能留住人才或吸引人才回流。完全依靠大企业创造雇佣就业的机会还是比较困难的。他进一步分享,很多年轻人和中年人返乡之后以自我创业为主。他们投身适度规模的种养殖业,比如说养猪、养鸡、种植蔬菜水果等等。也有一些年轻人到城市里学会了技能获得了实践经验之后,回到县城成为小微企业创业者, 例如从事小服务、 小商业、 小加工、 流通、 教育、 医疗等等。


刘冬文先生强调,在以小农经济为主的中国农村,合作协同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路径。在农业部的倡导之下,中国的农村大约有200多万家农民合作社,这个举措其实也是把一些小散农户集中在一起,形成合力。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发现,目前以村、 镇为单位组建的农民合作社, 面临很多弊端:经营规模小, 议价能力差;合作机制弱, 内部人控制;单兵作战多, 跨区协作少。作为一个合作社体系,其实光靠以村、以乡为单位合作还是远远不够的。


接着,刘冬文先生介绍了中和农信服务农村小微客户的业务模式。他指出,中和农信的前身为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部,由1996年世界银行支持的政府扶贫项目起步,目的是为农村贫困地区农户提供无需抵押、 无需公职人员担保的小额信贷服务。扎根乡村几十余年,中和农信以小额信贷、小额保险、农资电商、农品直采为主营服务,以本地生活、乡助优选为便民服务,以技术培训、公益援助为赋能服务的多形态、多层级的业务体系初见规模。


与日本等国的农协体系相比,中国的合作社体系缺乏整体规划和业务支持。基于此原因,中和农信希望借助在农村开展小额信贷的业务优势和服务当地农村的平台网络,把过去只单一做小额信贷的服务平台改造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平台——乡助。


刘冬文先生表示,希望通过乡助这个平台,为农村小而分散的农业合作社、种养殖户和初创创业者,提供技术和业务上的支持,打造集约化、 规模化、 数字化的服务能力,为农民合作社及小微散户发展产业提供生产、生活、金融三个方面的服务,让乡村生活更加美好。


“目前,我们的业务布局分为八大板块,分别是小额信贷、小额保险、农资电商、农品直采、技术培训、公益援助、乡助优选以及本地生活。当然,对于农户的支持我们也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在当地建有分支机构。目前为止,中和农信在全国408个县里建立分支机构,分支机构中均为全职员工。”刘冬文先生这样提到。


最后,刘冬文先生细致介绍了八大板块的工作开展情况,并强调了实现碳中和目标、助力可持续发展的决心。他指出,股东们对中和农信进行影响力投资和社会价值投资,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中和农信既能够服务农村的小微散户、小微弱势群体,也能够实现商业可持续,实现市场化运作的特点。除此之外,中和农信也在积极推进土壤改良与减肥增效的实用技术,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一点点力量。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作为扎根农村,专注服务三农的中和农信来说,理应在此时代潮流中有所担当,坚守助农的初心,在可持续发展的浪潮里使农民受益。


观点分享

白澄宇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 联合国业务处处长:


我本人一直致力于农村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工作,并且坚定地认为,中国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合作经济是必由之路。在以往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商业资本很难为中国农村做针对贫困和低收入的小农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单纯做资金互助也是很难持续。建立农村专业化的社会服务组织,推动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合作金融是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属制度空白,需要探索和创新。



张照新 农业农村部经济研究中心 三级研究员:


对于农村金融来说,我认为存在两个比较关键的问题。首先是农村小微主体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它们规模小、成本高、缺乏资金,特别是中国的小微主体,大多数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次是农村的小微经济主体缺乏现代化的理念。未来,中国可以学习日韩走精致农业的道路,把农业提高质量,以品质取胜。然而这方面中国的人才不足,对于农业的品牌、质量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概念是很缺乏的。所以,只有综合化、全方位的服务,才能把我们的小微主体带到现代化道路上来,我也认为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