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金融概念全景
影响力投资研究
ESG政策法规研究
行业研究

社会责任投资、ESG投资、影响力投资、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每个概念,都有其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实践方式。我们将对上述概念从发展历程、概念内涵、市场规模、实践形式、重要机构、相关政策六个方面进行系统性梳理。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人们共识的发展方向,如何调动更多的市场参与者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达成为目的开展金融活动,是人类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对市场现有实践的总结,将会帮助潜在投资者找到自己认同的参与方式,从而吸引更多的力量参与到可持续金融之中。


可持续发展金融

可持续发展金融

概念全景

可持续发展金融的目的明确,即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达成,并创造可计量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可持续发展金融发挥的作用是,以资金配置为核心去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达成,以金融机构的货币选票去激发经济主体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的创造。
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七部委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对绿色金融做出了定义,“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绿色基建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2007年,在意大利北部贝拉焦中心的一次会议上,洛克菲勒基金会正式提出了“影响力投资(Impact Investing)”的概念。与会人士多成为了早期的影响力投资者,他们不满足于通过社会责任投资或ESG投资等投资方式来排除有不良外部性的企业,而是希望对主动解决环境、社会问题的企业加以资金支持,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本向善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责任投资的理念在发达资本市场趋于成熟,但“负面剔除”等策略难以满足投资者对投资决策过程的严苛要求,责任投资者们开始系统性地归纳对投资回报产生重要影响的非财务指标,进入21世纪后,ESG投资的理念在各类国际组织、投资机构的推动下逐渐形成。
社会责任投资的前身是道德投资。本文结合业界和学界的多种观点,基于现阶段社会责任投资的表现形式,认为社会责任投资是指以遵守法律、雇佣平等、尊重人权、消费者权益保护、社会贡献程度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等社会标准为基础,结合传统的财务指标,评价并选择企业来进行的投资。
可持续投资在广义层面包含了社会责任投资、ESG投资和影响力投资。而可持续金融则涵盖了上述概念,试图从以可持续发展为愿景的角度整合所有相关的金融服务与投资方式。绿色金融属于可持续发展金融的一大分支。

影响力投资,是旨在产生积极且可度量的社会与环境影响力,并同时带来财务回报的投资。


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支持开展了关于影响力投资的研究,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梦想照进现实:影响力投资共识、生态与中国道路》报告。


希望为国内市场各方探索开展有实质性的影响力投资,并找到适合中国市场的创新实践道路提供思路与启发。

影响力投资,是旨在产生积极且可度量的社会与环境影响力,并同时带来财务回报的投资。


从2007年在意大利贝拉吉奥中心召开的那一场会议开始,“影响力投资”这一概念,逐渐团结了一批投资者和慈善家。他们不认可传统投资对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忽略,不满足责任投资、ESG投资被动避免社会和环境风险的倾向,也发现纯粹的慈善不能解决大规模的复杂社会问题,因此希望通过创新的投资方式来创造正向外部性,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一想法,逐渐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到2019年底,根据GIIN估算,影响力投资全球规模已达7150亿美元而影响力投资的种子也在中国生发。


纵然如此,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目前中国的影响力投资仍然面临主流商业投资者关注度不高、参与者较少、市场尚未足够重视“实质性”、投资偏重早期私募领域因而规模较小、共识未深入形成、实践规范尚未建立、与国际影响力投资者交流不足、发展方向不明晰等多方面挑战。


因此,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支持开展了关于影响力投资的研究,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梦想照进现实:影响力投资共识、生态与中国道路》报告。本报告希望为国内市场各方探索开展有实质性的影响力投资,并找到适合中国市场的创新实践道路提供思路与启发


本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层探讨了影响力投资领域的现有共识,包括什么是有实质性的影响力投资以及相关的实践标准、框架与工具。第二部分重点描述市场生态,从影响力投资市场规模切入,为读者描绘国际市场生态现状、发展趋势和新挑战,并详细介绍了各类机构的参与方式。第三部分详细回顾中国市场影响力投资发展历程,并对2020年后的新生态图景做积极展望。第四部分则具象到市场实践,结合桌面研究、访谈等手段,以案例方式呈现国内外优秀影响力投资机构的经验、心得与最新思考。


本报告为回答以下四个问题做出了贡献:1.影响力投资是什么影响力投资是什么?2.全球有哪些可供借鉴的重要经验?3.中国的影响力投资路在何方?4. 影响力投资如何从理论到实践?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全球影响力投资市场正逐渐形成共识。围绕着影响力投资核心四要素——主观意图、财务回报、资产类别和影响度量,各个国家、地区和组织形成了对于影响力投资的独特理解和实践方式,并认可以外加性和变革理论为基础努力追求影响力投资的实质性。全球影响力投资规模增长迅速。目前这一小众投资类别已经达到约715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潜在市场更是超36万亿美元。以资产所有者、资产管理者、政策制定者、生态建设者为代表的各类影响力投资参与者各展其能,在投资策略、影响力度量、生态创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呈现出五大发展趋势。包括:

(1)基金仍是最活跃的影响力投资机构之一,多种金融机构积极入场;
(2)头部金融机构通过并购快速切入影响力市场;
(3)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工具进行影响力投资的比重显著加大,市场向纵深化发展;
(4)市场逐渐认同影响力企业和社会企业有重要交集,但不完全等同;
(5)对影响力度量管理(IMM)的内外部需求持续加强,促使投资机构逐渐完善和采用更严谨和成熟的IMM方法、工具及框架。

在以新冠肺炎为代表的危机席卷全球之时,全球市场飞速掉头转向可持续发展金融。对中国而言,2020年将有望成为影响力投资大规模发展的元年。

本报告希望为各类市场化机构投资者、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及政策制定方提供一个关于影响力投资实质性的思考框架,并从理论思考走近实践,为已有和潜在的影响力投资实践者提供真实案例。此外,本报告也希望能为研究者、大众读者、社会创业家等了解和探索影响力投资提供入门指南,激发他们对此的兴趣以吸引更多人加入到以影响力投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事业中。


践行义利并举,投向美好未来!

近十几年来,ESG投资逐渐在欧美国家成为一种新兴的投资方式,但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社投盟研究院
从政策法规角度对全球推进ESG投资发展的演变过程进行系统分析,以便中国读者更多了解ESG投资中的法
律路径。
ESG政策法规研究

ESG政策法规研究

系列

近年来,ESG理念和实践渐入人心,ESG投资在全球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马来西亚政府及相关监管机构也积极搭建制度框架,引导经济社会治理中更多地融入对ESG因素的考量。
近年来,新加坡绿色及可持续发展金融市场发展迅速,截至2019年6月30日,新加坡绿色债券市场规模已达45亿美元。本文从新加坡的ESG政策法规入手,探寻其可持续发展金融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供读者参考。
近年来,加拿大包括ESG投资在内的责任投资市场蓬勃发展。今年1至4月份,加拿大又推出了11只可持续发展基金。经过10年的探索发展,加拿大逐步构建起一套相对完整的ESG政策法规体系。加拿大可持续发展金融体系的完善离不开政策法规的指引,也得益于市场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协力推进。本文从政策法规的发展历程入手,对加拿大ESG政策法规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对读者有所助益。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也是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之一。近两年来,香港积极推进可持续金融及ESG实践,以期在亚洲的可持续金融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本文从政策法规入手,分析香港可持续金融和ESG实践的演进过程,以飨读者。
近年来,澳大利亚责任投资市场持续扩大,其中ESG整合投资策略脱颖而出。澳大利亚ESG投资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制定者和行业协会对ESG整合、ESG报告的明确要求,这直接推动了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投资市场走向规范化。
作为世界发达资本市场之一,日本在可持续金融和ESG投资领域的实践方面也走在亚洲前列。2018年,日本可持续投资的资产规模超过2万亿美元,较2016年上涨了4倍有余。
随着市场的发育,美国ESG政策法规日渐完善,要求也趋于严格。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在可持续金融领域的发展对全球经济产生着巨大影响。
随着国内外投资与监管机构对ESG理念的重视,针对ESG的讨论热度不减。作为欧洲发达ESG投资市场之一,英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投资倡议,通过十几年的努力,搭建了相对完善的ESG政策法规体系。社投盟研究院继推出“研究|全球ESG政策法规研究-欧盟篇”后,本周将继续从政策法规的角度对英国推进ESG投资发展的演变过程进行系统分析。
近十几年来,ESG投资逐渐在欧美国家成为一种新兴的投资方式,但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本周社投盟研究院从政策法规角度对欧盟推进ESG投资发展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以便中国读者更多了解欧盟ESG投资中的法律路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ABUIABACGAAg9fej_QUokM33ngMwuAg49QU


01. 你所不知道的无障碍产业


中国有3亿人需要“无障碍”,包括8500万残障人士和约2.41亿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谁解决无障碍问题,谁就是为3亿人谋福祉。

ABUIABACGAAg9fej_QUokM33ngMwuAg49QU


03. 居家养老抢滩高地


我国老龄人口数量持续高速增长,“超级老龄化”为中国21世新基本国情。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我国或有35%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ABUIABACGAAgpIKk_QUo1q7l4gQwlAY45gM


02. 循环经济就在身边


中国在长期高速发展中,忽视了垃圾处理问题,提高垃圾回收效率、垃圾资源化、降低对环境影响,已是大势所趋。垃圾分类行业因政策趋势从“蓝海”变为“红海”,但大浪淘沙,只会留下避免过分依赖政策和融资,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ABUIABACGAAg0bWj_QUo0vuhrQIw0AU44AM


04. 我国绿色农业加速腾飞


绿色农业作为一个在当今农业、社会和生态发展现实困境

之下应运而生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拥有着更加丰富的内

涵。

行业研究

行业研究

深度洞察

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京东曾发布了一组“有热爱,就有光”的主题海报,这组海报带来了3位视障人士在黑暗的世界里追溯光明的故事。他们的故事都有对生活满满的热爱,有对家人温情的付出,有对未来勇敢的追逐。对于中国400万左右全盲的人来讲,最迫切的是尽早发现尽早治疗;而对低视力人群则更加依赖科技创新。社创号也持续关注视障群体的日常生活与出行,为读者介绍过无障碍行业发展状况,对产业未来的社会需求、数字...
你知道吗,苹果手机来电功能中的LED闪烁与提醒最初是为了能够让听力障碍患者“看见”来电而设置的。2019年5月16日,抖音也正式上线无障碍版本,为视力障碍人士增加了“读屏功能”,是短视频领域内首批实现屏幕无障碍的应用之一。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数据,2010 年末我国残疾人总人数 8502万人。其中具有沟通障碍的视力残疾 1263万人;听力残疾 2054万人;言语残疾 130万人。为了让更多的人...
近日,在湖南卫视《朋友请听好》节目中一个听障女孩的来信让大家泪目:“被诊断为听障的我,意味着再也听不见虫鸣鸟叫、听不见清风细雨。但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能允许我购买昂贵的助听器,最终只能购买一百多块的廉价助听器。然而它并不能帮助我听清课堂上老师说的话,一半靠听、一半靠猜。最难过的是,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或吵闹的声音,对我来说就像商铺里大喇叭似的高音,我需要立刻拔出耳朵里的助听器。就这样多次之后,我...
中国现在有至少3亿人需要无障碍,包括8500万残障人士和约2.41亿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面对庞大的残疾人基数与日益严重的老龄化趋势,中国无障碍沟通产业的发展,必将产生可观的市场前景。 4月23日,社创号联合社投盟研究院举办《无障碍产业报告》线上发布活动,深度解析了该如何释放三亿用户的市场潜力。并邀请来自听障、视障和言语康复三大无障碍沟通产业的科技企业创业者,畅谈无障碍...
上一页 1 2 3
...
下一页